法窝岩洞遗址

宣威市博物馆 2021-08-22 15:44

法窝岩洞遗址远景

法窝岩洞遗址位于宣威市宝山镇摩嘎村委会发窝村西南约1.5千米的格香河(北盘江上游)北岸萨姑梁子中段山腰偏上的岩壁上,地理坐标为北纬26°14'53.8"、东经104°29'32.5",海拔1654米。洞口呈半圆形,朝向为南偏东42°,最宽处29.2米、最高约30米。洞内高大宽敞,最宽处达50余米,光线可及深度170余米,光线极佳。由洞口至洞内43米左右呈斜坡,至洞内岩壁后,洞转由西北方向向内继续延伸,洞也逐渐变小,光线变暗至黑暗。洞口前为高10~13米的笔直陡坎,坎下是坡度近70°、长约200米的陡坡,坡脚是由宝山至田坝的乡村公路,公路南侧是笔直的岩壁直达格香河底,岩壁高约200余米,格香河边海拔为1210米。洞口东西两侧均为直立的较为平整的岩壁,而洞口前沿的岩壁则凸凹不平,不似两侧的原生岩壁平整。

洞内由于早期村民挖土熬硝,破坏较为严重,仅余洞穴东西两侧洞壁下不足10平方米的面积未被破坏。从洞西侧洞壁底部留下的挖硝土形成的剖面上可以看出堆积仅有2层,上部表面为石灰华胶结盖板,厚度在3~5厘米不等,盖板以下是灰白色的石灰岩碎块和风化后的石灰华碎屑,此层厚度在0.5~1米之间,下为石灰岩基岩,所见文化遗物(主要是陶片)在石灰华胶结盖板之下,其中下部未见包含物。洞后部所遭扰动不是很大,仅是表面的石灰岩碎块及石灰华被翻动,地层尚未被挖过。另外,洞后部东西两侧洞壁熔岩裂隙和溶沟、溶洞较多,内亦有陶片等文化遗物。由于长期人为对遗址的扰动,文化遗物从洞外岩脚下至洞内均有分布。洞外仅有零星分布,洞内扰土中陶片数量非常多,其间夹杂有近现代硬陶片、瓷片、铁鞋钉、玻璃瓶碎片等物。

加工工具

陶器残片

2004年,宣威市文物管理所继1983年文物普查之后,再次组织对全市范围内的现存文物状况和新的文物线索进行核查和第二次普查。11月25日,在宝山镇的法窝岩洞中发现数量较多的陶片。12月初,曲靖市文物管理所和宣威市文管所专业人员又对洞穴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洞内采集到的大量陶片和部分石器、石料等标本证实,法窝岩洞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法窝岩洞遗址是继尖角洞遗址后发现的又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内涵与尖角洞遗址的文化内涵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而又有所区别,对于研究宣威及其周边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联系有着重要的价值。

2013年5月法窝岩洞遗址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文字来源:《宣威市文物志》

图片来源:宣威市博物馆

门票: 0元

地址: 宣威市宝山镇摩嘎村委会发窝村西南约1.5千米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热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