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角洞遗址

宣威市博物馆 2021-08-22 15:50

尖角洞遗址远景

尖角洞遗址位于宣威市格宜镇南1.5千米的小红山上,地理坐标为北纬26°18'30.2"、东经104°23'24.5",海拔2000米。尖角洞洞口呈三角形,故当地村民又称为三角岩洞。小红山高约200余米,山脚下是一片比较开阔的耕地。尖角洞在小红山山腰偏上接近山顶之处,属二迭纪石灰岩层中的溶洞。洞口向南,洞前为斜坡,坡平面近似三角形,南北长30米、东西最宽处约20米,斜坡南部边缘以下是近70°的陡坡直到山脚。越过洞前斜坡,上约2米左右一道台阶,即进入洞内。洞口高约8米、最宽处6米、洞深1000米左右,呈斜坡向内延伸。洞高大宽敞,最宽处30余米、最高处约15米、光线可及最深处70余米。

尖角洞遗址洞口

1983年2月,文物普查时在洞内和洞外斜坡两边的岩壁下发现了一些兽骨、螺壳、石器和较多的陶器碎片。1984年4月,曲靖地区(今曲靖市)文管所、宣威县(今宣威市)文物普查办公室进行联合调查,采集到部分遗物,证实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2002年12月12日至2003年1月12日,曲靖市文管所和宣威市文管所联合对尖角洞遗址洞前的斜坡三角地带进行试掘和清理。

尖角洞遗址现场发掘照片

试掘和清理面积300平方米,发掘出土和采集所得碎陶片6000余片,石料、石器半成品、加工石器和陶器的砺石、球形石器、石器成品等66件。经器形观察,石器有双肩石斧、有肩有段石锛、梯形石锛、弓背石锛、石箭镞、穿孔石刀(两面钻孔)和球形石器等。石质主要有玄武岩、燧石和砂岩等。陶器制作精美,陶质均为夹砂陶,以夹砂灰陶为主,有少量的夹砂红褐陶和夹砂黄褐陶,种类有罐、碗、盘、瓶、双连器、纺轮等。陶器纹饰丰富,有刻划纹、印纹、附加堆纹。从尖角洞遗址出土的石器和陶器来看,与滇池区域的石寨山类型以及昭通马厂、闸心场类型在石器上有相似之处,而陶器中的罐、碗、瓶、高圈足器的组合上却完全不同。尖角洞遗址出土和采集的石器中除球形石器为打制外,其余均为磨制石器。

石锛

石箭镞

穿孔石刀

球形石器

尖角洞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云南省内不可多见的重要遗址之一,文化内涵与东南沿海百越文化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另有部分石器则与滇池区域的石寨山类型以及昭通马厂、闸心场类型相似。尖角洞遗址是曲靖地区迄今发现并经过试掘的唯一一个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填补了曲靖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空白。同时,扩大了云南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范围,为研究云南新石器时代及其与周边地区的文化联系,提供了新的重要地点。

1986年11月尖角洞遗址被宣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2月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字来源:《宣威市文物志》

图片来源:宣威市博物馆

门票: 0元

地址: 宣威市格宜镇南1.5千米的小红山上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热度:
0